百家爭鳴一:〈人物〉

                                                                                                                     返回題目

             1. 季布一諾:比喻重然諾。史記︰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2. 季札掛劍:比喻生死不渝的友情。一作延陵掛劍。

             3. 季常之癖:比喻男人懼內,與「河東獅吼」意同。見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三˙陳季常

             4. 項莊舞劍:比喻暗中另有所圖,與「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同。的堂兄弟項莊在鴻門宴時,曾揮劍起舞,想刺殺劉邦。

             5. 伯牙絕琴:悼念知己之亡。伯牙,春秋時人。鍾期死,伯牙碎琴。

             6. 精衛填海:持之以恆,再困難的事也能完成。與「愚公移山」同。山海經︰神農氏之女溺死,化為精衛鳥,銜木石填東海

             7. 東施效顰:比喻不善於仿效,反增其醜。莊子︰西施捧心皺眉,東施覺得很美,學了之後,卻更加難看。

             8. 唐突西施:比喻冒犯女性或衝撞好人。晉書周顗傳︰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是說以極醜的人比擬極美的人,未免不不類。

             9. 文君新寡:指丈夫死去不久的年輕女人。漢朝女子卓文君,丈夫死後,改嫁司馬相如。

           10. 華佗再世:指精通醫術的名醫。東漢名醫,曾為關羽刮骨醫毒,也為曹操治癒頭風。

           11. 扁鵲復生:指精通醫術的名醫。黃帝時名醫。

           12. 潘安再世:指俊美的男士。晉朝人,容貌俊美。

           13. 優孟衣冠:指演員演劇,喬裝得像真的一樣。史記︰孫叔敖卒,其子貧困。伶人優孟著叔敖衣冠,楚王念叔敖遂召其子。

           14. 管之交:指好朋友。春秋時齊人,鮑叔牙推薦管仲,佐桓公以成霸業。

           15. 門弄斧:指一個人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賣弄。與「孔夫子面前賣文章」意同。公輸班,戰國時魯國巧匠。梅之渙題李白墓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16. 囊羞澀:比喻錢財匱乏。晉阮孚家貧,攜一黑囊遊會稽。人問囊中何物,他說︰但有一錢守囊,恐其羞澀。

           17. 不離焦:比喻兩人感情很好。與「秤不離錘」意同。宋朝孟良、焦贊二人情同手足。戰役中,焦贊陷敵,孟良以為不可救,遂自殺。

           18. 逢人說:原指到處傳楊他人的優點,今指到處遊說,求人觀照協助。唐朝楊敬之喜愛提拔後進,很欣賞項斯的作品,他說︰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19. 郎才盡:比喻文思枯窘減退。南史江淹傳︰江淹夢見郭璞向他取回五色筆,從此寫不出佳句美文,時人謂之才盡。

           20. 門立雪:比喻學生尊師重道,恭敬受教。宋朝游酢、楊時初見程頤,頤瞑目坐,二人侍立不去,至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三尺。

                                                                                                                     返回題目

           21.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比喻成全某事,或破壞某事,都出於一人之手。韓信當大將軍,是蕭何所推薦;後來被殺,又蕭何獻的計。

           22. 肥燕瘦:形容美人的體態不同,肥瘦各具其美。唐玄宗之妃楊玉環,以豐腴為美;漢成帝之后趙飛燕,以瘦削為美。

           23. 母斷機杼:比喻母親教子有方。列女傳︰孟子幼年逃學,孟母割斷織機上的布以教訓他。

           24. 重作馮婦:比喻重操舊業。孟子︰晉國獵人馮婦,能空手打虎。後來折節讀書,成了善士。有一次在野外,遇到了老虎,馮婦捲起袖管去打虎。

           25. 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比喻外來的榮貴,不可依恃。出自孟子告子

           26. 孔融讓梨:比喻兄弟間的情誼。文士傳︰孔融兄弟七人,融第六。年四歲時,與諸兄吃梨,往往拿取小的。

           27. 登徒子:指好色之徒。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登徒子有妻甚醜,而登徒子悅之,生有五子。登徒子是虛設性人物。

           28.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子:指教人者,採取巧妙方法,使最頑劣的人也受感動。中吳紀聞︰虎丘有點頭石。生公講經於此,無信之者,乃聚石為徒,與談至理,石皆點頭。

           29. 毛遂自薦:指自告奮勇或自我推薦。史記︰邯鄲被圍,趙王使平原君求救,合縱於楚。食客毛遂自薦請從,圓滿達成任務。

           30. 庖丁解牛:比喻人做事爽快俐落。莊子︰庖丁為文惠君宰牛,神乎其技。劃然一聲,皮骨相離;割解的聲音,合於舞步,也合於韻律。

           31.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居心不良者的陰謀,大家都已知悉,用不著掩飾。晉書︰三國魏,曹髦在位時,封司馬昭為晉公,昭假裝不接受,髦生氣罵他這句話。到了昭的兒子司馬炎,終於篡魏。

           32. 天舜日:比喻太平盛世。沈約詩︰舜日堯年歡無極。

           33. 羅敷有夫:形容女子已有丈夫,常與「使君有婦」合用。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羅敷,女子名。

           34. 公好龍:比喻人浮華無實。新序︰葉公好龍,屋室雕飾都畫上龍。天上真龍聞而下之,葉公卻嚇得逃跑。

           35. 董狐之筆:形容文章頗能仗義直言,毫無隱諱。春秋時,晉靈公欲殺趙盾,盾出奔;不久,趙穿弒靈公,趙盾回國卻不討伐趙穿,董狐在史書上寫︰趙盾殺其君。後世以董狐為良史的代稱。

           36. 娘半老:指稱中年婦女,含有輕薄之意。南史︰梁元帝妃子徐昭佩,不受寵愛,與皇帝左右的暨季江淫通。暨季江說︰徐娘雖老,猶尚多情。

           37. 規曹隨:比喻後任者一切行事,以前任者為法式。史記︰蕭何卒,曹參為相,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38. 離婁之明:形容視力極佳。孟子︰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 矩,不能成方圓。

           39. 珠彈雀:比喻處事輕重失當。莊子︰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淮南子︰隨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之。後蛇於江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隨侯之珠。

           40. 助為虐: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亦作「助紂為虐」,意同「為虎倀」。語出史記。

           41. 夸父逐日:比喻做事不自量力。列子︰夸父想要追逐太陽的影子,卻因口渴而死在半路。

           42. 回祿之災:指火災。左傳︰子產禳火于玄冥回祿。〈玄冥是水神,回祿是火神〉

           43. 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形容人雖然無意傷害或殺死某人,而某人卻間接地因為他而受傷害或死亡。含追悔之意。晉書︰王導堂兄王敦以舊怨殺周顗〈王導好友〉,事前曾告知王導,王導未做任何表示。後來王導得知周顗曾在元帝面前為王敦謀反一事,多次為自己辯護,於是痛哭流涕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伯仁是周顗的字〉。

           44. 揮淚斬馬謖:比喻痛心地殺了平日所賞識的人。三國志︰馬謖才氣過人,為諸葛亮所器重。街亭之戰違反軍令,為魏將張郃所破,諸葛亮於是流淚將他處死。

           45. 祝融肆虐:比喻發生火災,遭到嚴重損失。禮記︰孟夏之月,其神祝融。〈祝融是火神名〉

           46. 周郎顧曲:比喻對某事非常內行,能識其優劣。三國志︰瑜〈周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爵,酒杯〉

           47. 皇上人:比喻恬淡為懷,與世無爭的人。陶潛︰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百家爭鳴:〈地名、國名〉

                                                                                                                     返回題目

             1. 廬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終南捷徑:是指一切捷便的方法,最好的手段。唐書︰盧藏用指終南山〈隱居終南山,被召入仕〉曰︰此中大有佳處。司馬承楨〈亦隱修之士〉曰︰以僕觀之,仕宦捷徑耳。

             3. 邯鄲學步:比喻學人不成,反忘其所能。莊子︰燕國壽陵有個未成年男子,聽說邯鄲人走路特別好看,專程往學,學了很久學不好,只好回家。卻連原來走路的方法也忘了,只好用爬的回去。

             4.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形容膽量非凡,臨事鎮定。蘇洵︰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5. 泰山鴻毛:比較二件事物,彼此輕重懸殊。漢書︰死固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6. 得:比喻不知足,貪得無饜。意同「得寸進尺」。後漢書︰人若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

             7. 犬吠日:比喻少見多怪。韓愈︰蜀中山高霧重,見日時少。每至日出,則群犬疑而吠之。

             8. 人憂天:比喻無謂的憂慮。列子︰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9. 驢技窮:比喻本領有限,無計可施。語出柳宗元〈黔之驢〉。

           10. 樂不思:比喻留戀異地,不念家鄉。三國志蜀志︰劉禪「此間樂,不思蜀。」       

           11. 用:比喻一個國家的人才,卻反為他國所使用。左傳︰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12. 囚相對:比喻處境窘迫。世說新語︰王導「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13. 郢書說:比喻穿鑿附會。韓非子︰楚國郢人寫外交文書給燕國宰相,其中一句「舉燭」〈火拿靠近點〉被解為「讓好人出頭」,國家因而大治。

           14. 直搗黃龍:是指徹底毀滅敵人的根據地。宋史︰岳飛「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黃龍府是金人京城〉

           15. 箕山之志:比喻隱居的心志。語出世說新語。〈箕山是舜時許由隱居之所〉

           16. 吳越同舟:比喻患難時化敵為友。孫子︰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7. 吳儂軟語:形容說話聲音非常細膩柔美。蘇軾︰語音猶是帶吳儂。〈吳儂是蘇州人的代稱〉

           18. 完璧歸:比喻物歸原主,了無損害。史記︰藺相如持和氏璧使秦。無意換城,相如不惜與璧共毀,秦王無奈,璧終歸趙。

           19. 暗度陳倉:比喻暗中行事,多與「明修棧道」連用。今常用在男女私通方面。史記︰項羽封劉邦為漢中王,劉邦率眾入漢中,並燒絕棧道。又用韓信計,暗中出兵陜西陳倉,攻取三秦之地。

           20. 山北斗:比喻一個人在某方面的成就高卓,受人景仰。唐書韓愈傳︰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21. 洛陽紙貴:形容文章著作廣受歡迎,風行一時。晉書︰左思寫成三都賦,大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22. 渭不分:形容處事不辨是非,清濁不分。詩經︰涇以渭濁。〈涇水濁,渭水清〉蘇軾︰俗裡光塵舍胸中涇渭明。

           23. 登泰山而小天下:比喻學識愈高,則眼界愈寬,所見愈廣。孟子︰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4. 三戶亡:形容雖然人少力單,也可打敗強敵。史記︰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25. 挾太山以超北海:形容超過了人的能力限度。也作「挾山超海」。孟子︰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26. 須彌芥子:比喻不可思議的事。維摩詰經︰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佛家語,意指將極大的須彌山,放入極小的芥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