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90∼102) 教育會考(103∼) 分類試題+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102年試辦會考之4

31. 「藝術創作的甘苦,實在是不足為外人道。」句中「道」字的意義與下列何者完全

            相同?
            (1)喜歡誇勝「道」強的人,往往是因為自信心不足            

            (2)養成刻苦勤勞的態度,才是最好的謀生之「道」  

            (3)以今日的社會風氣看來,「道」不拾遺是個遙遠的夢  

            4)國術社社長武功高強,常以替天行「道」的俠客自居

32.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1)這對雙胞胎形貌十分神似,常相互冒名鼎替,代對方上課

            (2)小祥遠赴異國讀書,每逢佳節,深深感受到離鄉背景的孤單 

            (3)校長有開不完的會,批不完的公文,每天案牘勞形,十分辛苦

            (4)他長期熬夜上網,荒廢課業,如今想要力圖振作,卻已是積息難改

33.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

            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根據這段文字,作者對讀書的看法與

            下列何者最接近

            (1)讀書當咀嚼深思,不宜淺嘗輒止   

            (2)為學當專心致志,不為外物所惑  

            (3)能讀無字之書,方能領悟知識的奧妙

            (4)讀書過目成誦,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4. 「余觀古之登山者,皆有遊名山記,縱其文筆高妙,善於摹寫,極力形容,處處精

            到,然於語言文字之間,使人想像,終不得其面目。不若圖之縑素,則其山水之幽

            深,煙雲之吞吐,一舉目皆在,而吾得以神遊其間,顧不勝於文章萬萬耶」根據

            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可能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看法?
            1)山水的美麗透過繪畫技巧表現,比實景更佳妙

            (2)山水畫使閱覽者如臨其境,樂趣更甚於閱讀遊記

            3)若只有欣賞山水畫而沒有親臨實境,終究隔了一層

            (4)欣賞山水畫之前先閱覽相關遊記,更能領略畫中意境。   

 

           

35. 根據本文,一部好的武俠小說,最重要的條件應是下列何者?
        
   (1)表現形式多樣                (2)符合現實生活情境   

            (3)可以觸動讀者的心靈    4)對社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36.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基於對藝術境界的追求,小說中的人物必須符合美的形象

            2)科學的真與藝術無關,所以愈是離奇的情節愈是上乘佳作  

            (3)藝術若不能讓所有的欣賞者產生強烈的震撼與感動,它就是失敗之作

            (4)武俠小說是呈現人情的一種形式,一如樂器是演奏家表現感情的媒介

 

           

37. 根據本文,三星堆大耳銅像的形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1)A    (2)B    3)C    4)D

 

                

38.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可以明確得知?
            (1)瑟瑪族的婦女,耳垂愈長,出嫁時的嫁妝愈多

            (2)巴西蘇亞印地安人,從小就要戴上唇盤和耳盤

            (3)卡言族婦女耳環數量,與其年齡和財富的增長成正比

            (4)三星堆頭像的耳部變形,是為了追求藝術與宗教上的美

 

           

39. 關於本文第一段的寫作手法,下列說明何者最不恰當
            1)在句中重複特定字詞,呈現音韻節奏之美

            2)透過聽覺、視覺的描寫,形容不同鳥類的鳴聲

            (3)以水晶、銀鈴、雨點、珠串等事物具體呈現鳥鳴聲

            4)將鳥鳴聲與音樂術語相結合,強化了鳥鳴的音樂性

40. 「在那樣的生活裡,人是屬於自然。在那樣的生活裡,才能觸摸到生命的真諦。」

            文句中所表現的生活態度,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2)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講學試通論,阡陌勸耕桑

            (3)父耕原上田,子鋤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秀:吐穗開花

            4)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陶然得此生

41. 下列各段的主旨,何者說明最不恰當

            1)第一段敘述鳥鳴天籟可使人反璞歸真

            2)第二段由市聲反襯出天籟予人的穩定

            (3)第三段寫寂靜無聲的自然使人發現性靈

            4)第四段強調自然的聲音勝過人為之聲

                               

 

 

再試一次 

      
上一頁 下一頁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