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90∼102) 教育會考(103∼) 分類試題+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106年教育會考之 4

31. 「我曾經踮起腳尖遠望,結果遠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我登上高處向人招手,胳臂並沒有加長,

           但遠處的人也能看得見;順著風呼喊,聲音沒有更加激昂,但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因此,

           在學習的道路上,要________________。」文中畫線處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
            (1)善用周遭資源,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2)立定遠大目標,確立人生未來方向  

            (3)勇於多方嘗試,才能激發自我潛能        4)慎選學習夥伴,以免日後誤入歧途

32. 「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曰:『自元日至端午以來,

           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乎?』桃符怒,往復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

           何暇爭閒氣耶?』」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艾人以「半截入土」暗譏桃符有過時之嫌   

            2)門神指責桃符愛爭閒氣,所以只能傍人門戶

            (3)三者位置由高而低依序是:門神、桃符、艾人

            (4)桃符與艾人為了元日、端午的重要性而爭吵不休

33. 「以往許多民生用品都以農作物製成,取之於大自然,還之於大自然,不會造成地球負擔、環境

           汙染。若更用心研發,一定可以製作得更精良、推廣得更普及。很可惜在工業產品的衝擊下,

           這些用品一一被取代而消失。」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符合作者的觀點?
            (1)近代快速工業化導致農作物大量消失    

            2)用心研發的農作物不會造成地球負擔

            (3)以農作物製成的產品較工業產品更為精良   

            (4)將農作物轉加利用更能夠保護我們的地球

34. 下列文句,何者詞語使用正確?
            1)放學後學生們各自返家,殊途同歸   

         2)母親過世後,她傷心欲絕,如喪考妣

            3)她對這次的展覽品如數家珍,十分熟悉 

            (4)這對雙胞胎謙和有禮,情同手足,令人稱羨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5∼36題:  

                   

35. 下列對於ADHD 者的敘述,何者最符合作者原意?
            (1)發明家往往是ADHD       2)不宜以異類眼光看待ADHD

            3)ADHD者擁有比一般人優秀的基因  4)缺乏打獵機會是現代ADHD者的悲哀

36. 下列敘述,何者與本文內涵最不相關
            (1)強調現代人應培養多元能力,以順應社會趨勢   

            2)推測 ADHD者的特徵可上溯自遠古人類的行為 

            (3)引述學者意見,說明注意力缺失者的行為特徵

            (4)呼籲教育者應以寬廣的視角引領孩子適性發展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7∼38題:  

                  

37. 根據本文,莫那魯道在接受紋面前,心情有種難以抑止的澎湃,其原因最不可能為下列何者?
            (1)通過種種考驗之後的欣慰   2)即將成為勇士的興奮感受  

            3)為即將執行出草任務而期  4)將承擔部落重任而覺得驕

38.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賽德克族內,男女戀愛及婚嫁須經過頭目的准許

            (2)賽德克族人的額紋,象徵著生命的至高尊嚴與榮耀

            (3)已屆婚齡卻不結婚的賽德克•巴萊,被視為一種恥辱

            (4)女性想成為賽德克•巴萊,須精通編織的知識與技術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9∼40題:  

                   

39. 根據本文,讀書人與統治者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建安文人多數成為有權的府主  2)文人多在華貴階級中作客

            (3)五代文人以文章推翻世族社會  4)北宋文人以寫詩晉身統治階層 

40.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五代文人做對比,凸顯唐代文人的風骨    

            (2)透過細膩的空間描寫,以呈現社會組織的變遷

            (3)援引李白杜甫為例,說明科舉與文人的關係  

            4)按歷史朝代先後次序進行論述,鋪陳文章主旨

 

 

 

再試一次 

      
上一頁 下一頁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