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90∼102) 教育會考(103∼) 分類試題+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109年教育會考(補考)之 4

31. 「木製活字印刷是王禎所發明。每個活字的規格都相同,排在木字盤裡,用木楔楔牢。他還設計製造出一種旋轉

            活字架,以便排字工人很快地用小鑷子鉗出所需要的活字。由於字很多,活字架相當龐大,直徑約2.5公尺。

            為了提高揀字效率,王禎還編了字記憶口訣,幫助排字工人更快找到所需的字。活字架的分隔盤是有索引的,

            每格字盤裡相同的字的數量是根據字的使用頻率來決定。從此排字工人可以坐著揀字,印刷過後也很容易將活字

            放回原處再使用。」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不可能王禎對印刷術的貢獻?

            (1)讓木製活字可重複利用             (2)設計製造了旋轉活字架  

            (3)發明木製活字並將其規格化        4)依使用頻率編製漢字記憶口訣

32. 根據文意脈絡判斷,下列文句最可能的順序是何者?
                   甲、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賦之;人有形質,地以六穀養之。
                   乙、天有風雨,人以宮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車通之。
                   丙、是人能補天地之缺也,而可無為乎?
                   丁、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五常:仁、義、禮、智、信

            (1)乙丙甲丁     2)乙丁甲丙     (3)丙甲丁乙        4)丙丁甲乙

33. 下列文句所描述的文學體裁,何者對應正確?

            (1)匹夫庶婦歌世情,署官採言譜管弦――駢文

            2)字分正襯融一體,律有板眼引吭歌――散曲

            3)長篇章回詳終始,滿紙未必盡荒唐――寓言  

            4)頸頷雙聯必為對,格律嚴謹情韻長――絕句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4∼35題:

             

34.  根據本文脈絡,畫線處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1)才知道感激父母為自己留下點滴的回憶

            2)可能會成為將小孩照片上傳臉書的父母

            3)其實並不希望那些照片一再被熟人傳閱  

            4)將不會在意自己臉書上過往照片的美醜  

35.  本文的主旨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1)人類對臉書的依賴導致真實人際往來的疏離

         2)父母應教導孩童如何面對同儕間的霸凌行為

            3)影像是否公開,父母應慎思對孩子未來的影響   

            4)電腦網路的普及,將使兒童的權利更受到保障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6∼37題:

             

36.   根據本文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朋友的弟弟在舊曆新年時出車禍        2)詩人渡也是朋友弟弟的老師之一 

            3)作者對朋友弟弟的遭遇掛懷於心        4)渡也的詩句更增添了作者的憂傷

37. 根據本文,渡也〈講師日記〉這段詩句中所透露的心情,最不可能是下列何者?

            (1)安慰學生接受現況         2)鼓勵學生珍惜生命 
            3)疼惜學生遭遇不幸            4)盼望學生重拾自尊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8∼39題:

             

38. 根據本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1)魚能不停地轉動眼球以擴大視野,顯得魚眼得天獨厚  

            2)雄鷹使用視網膜的中央來擴大視野,搜索地面的獵物

            (3)高空的雄鷹能發現地面的兔子,故鷹眼的視角大於魚眼

            4)魚眼照相機所能拍攝的範圍,大於人類眼睛的視角所見

39.  根據本文內容及書名,下列何者最可能是作者創作的目的?

            1)指出人類可取法自然造福生活     2)呼籲人類應尊重大自然的生命    

            (3)勸勉人們把創意應用於大自然  4)提醒人們反思萬物之靈的缺點 

 

 

再試一次 

      
上一頁 下一頁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