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90∼102) 教育會考(103∼) 分類試題+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108年教育會考之 4

31. 「少了《史記》,這個歷史會少掉多少故事?會少掉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而那在韓信落魄時給他一碗飯吃的漂母,

            使我不敢小看在河邊漂洗衣服的無名女人。那和屈原對話的漁父,也使我相信捕魚人中有大智若愚的隱者。《史記》

            書寫了主流價值之外的另一種信仰。」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符合作者對《史記》的看法?
            (1)呈現市井小民在歷史上的意義     (2)描寫史事詳盡,考證鉅細靡遺   

            (3)透過平凡人物襯托主角的不凡        4)顛覆大智若愚的傳統主流價值

32.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與東坡的看法最接近?

            (1)詩文創作應該力求質樸,不求精鍊    

            2)公謙沖為懷,其實才華洋溢,遠勝古人

            (3)前人「竹徑」、「柳塘」之句境界高雅,公不能及     

            4)由公喜「竹徑」、「柳塘」句可知,文人難免敝帚自珍

33. 「學不得法,猶願魚而無網,心雖勤而無獲;若得其要,猶順流馭舟,__________。」根據文意,畫線處填入下列

            何者最恰當?
            (1)心不知其所往        2)氣不礙其暢達        3)意不盡而有餘        4)體不勞而致遠

34.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王鏊始創盆景,虎丘人稱美其作品清雅可愛            2)元朝劉鑾稱盆景為些子景,取其細小之意

            3)姑蘇人不擅營造園林之美,但以製作盆景馳名        (4)古人多以屈長削大的方式製作盆景,求其精巧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5∼36題:

             

35. 依本文所舉古今文人對小孩的好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范德之教授認為,面對小孩的喧鬧是一種人生苦難    

      2)從《東坡集》可知蘇軾喜歡說故事安撫吵鬧的小孩

            3)卡羅雖不喜歡小孩,卻是享譽國際的兒童文學家

      4)拉肯卡羅對小孩的看法相近,所以都終生未婚 

36. 文中畫線處,何者最能呼應末段「不管是最可愛的還是最不可愛的」這句話?
            (1)甲       2)乙        3)丙        4)丁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7∼38題:

                        

37. 根據本文,下列關於秋刀魚的敘述何者正確?
            (1)外體無硬刺,所以適合作為魚餌                  2)骨骼呈青綠色,是重金屬汙染所致  

            3)價格滑落,是臺灣遠洋漁業發展的結果            4)因肥美多油、腥臊味重,曾是名貴的料理

38.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1)以細筆刻劃秋刀魚的外型特徵                           2)以今昔對比說明秋刀魚價格的高低變化

            (3)藉羔羊群比喻秋刀魚具有高度的團隊精神        4)藉熱帶水域的高貴魚種凸顯秋刀魚味美價廉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9∼40題:

            

39. 根據本文,關於《徐霞客遊記》與其他晚文人遊記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二者皆有因景而生、繁華夢醒的末代感傷      2)二者皆為旅遊風氣之下的產物,遊必有記

            (3)前者為多方探遊的記錄,後者多為定點描述  4)前者主人翁常涉險阻,後者主人翁多就近尋訪 

40. 文中哪一句最可以看出徐霞客豁達的生命態度?

            1)翻山越嶺、過河渡湍     2)瞑則寢樹石之間,飢則啖草木之實

            (3)不計程期,不求伴侶  4)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

 

 

再試一次 

      
上一頁 下一頁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