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字詞解釋
課內文意分析
(90∼93年)
文意分析
(一綱多本94年起)
白話題組
(95年試辦∼)
課內白話題組之2
孩子,你不要覺得我冷酷,因為你已經到了應該自己對自己負責的
年齡。你的書不是我的書,我無法為你取捨;你的紙箱也不是我的紙箱,
我自己都分身乏術。最重要的是:你不是我,更不是我的影子,我不能
為你作主一輩子!
——劉墉《你自己決定吧》
12. 根據本文,作者要孩子自己作主的主要原因,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1)擔心太過嚴格的管教,會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反抗 (2)孩子已經大
到必須獨立,必須學會自我負責的時候 (3)父親為了家計忙碌奔波,有
時無暇顧及孩子的需要 (4)孩子們喜歡的總是太多,父母親無法為他們
作取捨。【92學測一】
13. 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本文的論點? (1)自己的事情應該要自己去做,不
要成為別人的負擔 (2)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該期待他人為自己作
主 (3)要獲得一個人的信任並不容易,何況是為他作選擇 (4)人無法
為別人負全責,所以父母怎能替孩子下決定。【92學測一】
我很清楚地了解,要達到一個確定的目標,必須有人出來領導,啟
發思想,從事指揮,並負擔大部分的責任;但被領導的人卻不應該被驅
策,他們應該被允許選擇他們自己的領袖。在我看來,把社會分成許多
階級的種種區別都是虛假的;這些區別,分析到最後,都是依靠強力的。
我相信每個寡頭的暴力制度,一定造成墮落;因為暴力無可避免地會引
來一些道德低下的人。由於這些理由,我堅決反對專制的軍國主義。 ——愛因斯坦《我心目中的世界》
14. 有關本文的理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社會階級的區分,有助於治
理 (2)被領導的人有權選擇自己的領袖 (3)獨裁者以暴力統治,較易
維持安定 (4)有領導慾和責任感的人,才能擔當領袖之職。
【92學測二】
15. 下列何者不是作者反對軍國主義的理由? (1)容易以強力區別社會階級
(2)容易放任人民,製造不安 (3)容易因暴力而造成墮落 (4)容易引
來道德低下的人。【92學測二】
讀書的重要,固屬盡人皆知的道理。但事實上,卻並非人人均喜讀
書。目前坊間一般出版物銷路之不理想,即係最具體的證明。很多人之
不讀書,往往自稱由於工作太忙;實則真正肯讀書的人,即使工作再忙
,也能做到忙裡抽閒,手不釋卷。國父 中山先生嘗謂「革命的基礎在
高深的學問。」故其生前雖在顛沛流離之中,經濟拮据之時,仍不忘讀
書和購書。《淮南子》一書有言:「謂學不暇給者,雖暇亦不能學。」
宋代歐陽修則云:「最佳讀書時,乃為『三上』,即枕上、馬上、廁上
。」可見只要肯讀書,是不愁沒有時間的。晉代陶淵明曾有詩勸人及時
讀書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一
般有暇讀書而不肯讀書的青年,讀了這首陶詩以後,似應知所警惕吧!
——劉真〈論讀書〉
16. 歐陽修以為最佳讀書時,為「枕上、馬上、廁上」,重點在強調什麼?
(1)善於利用零碎時間 (2)廢寢忘食,不眠不休 (3)適當的環境可
以提昇效率 (4)及時當努力,歲月不待人。【93學測一】
17. 根據本文,下列何者是作者所要表達的看法? (1)要努力讀書才會有
成就 (2)要珍惜青春時光,及時行樂 (3)現代人不喜歡讀書是因為
太忙 (4)「因為工作太忙而無暇讀書」是一種藉口。【93學測一】
路是無聲的語言,無形的文字,它溝通了思想、文化,聯絡起感情、
友誼。藉著它,人們得以擴大生活的範圍。藉著它,人們緊緊地握起手來
。舊的路衰老了、毀壞了;新的又從後一代手裡建築起來。鑿石、填河,
更寬敞的路無垠無涯地拓展、綿延,伸展到遙遙遠遠的土地;串起了愛和
友情,也串起了罪惡和戰爭。 朋友,在你人生的過程中,已跋涉過幾多道路?你愛平穩安定嗎?那
麼請循前人的道路行進。你愛冒險進取嗎?那麼請用自己的血汗,來開闢
一條新的道路吧!平穩的道路通向平穩的終程;崎嶇的道路卻往往通向璀
璨的前途;可是,不管你選什麼樣的路,必須要不停留地一步步地走去。
朋友,只管走過去吧!不必逗留著採拾路畔的花朵來保存,一路上,花朵
自會繼續開放哩! ——艾雯(路)
18. 根據本文,路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1)提供生活資訊,規畫平穩前途 (2)建立多元價值,促進社會和諧 (3)促進科技發展,以使生活便利 (4)增加生活經驗,拉近人我距離。【93學測二】
19. 根據本文所述,人生可以有多種選擇,但成敗的關鍵在於什麼? (1) 冒險進取 (2)持之以恆 (3)求新求變 (4)發憤圖強。【93學測二】
人之思想不縛於宗教,不牽於俗尚,而一以良心為準,此真自由也。
若偶有惡劣之思想,為良心所不許,而我故縱容之,使積漸擴張,而勢力
遂駕於良心之上,則放縱之思想而已。飢而食,渴而飲,倦而眠,衛生之
自由也。然使飲食不節,興寐無常,養成不良之習慣,則因放縱而轉有害
於衛生矣。喜而歌,悲而哭,感情之自由也;然而「里有殯,不巷歌」,
「寡婦不夜哭」,不敢放縱也。言論可以自由也,而或乃訐發陰私,指揮
盜淫;居處可以自由也,而或於其間為危險之製造,作長夜之喧囂;職業
可以自由也,而或乃造作偽品,販賣毒物;集會可以自由也,而或以流布
迷信,恣行奸邪;諸如此類,皆逞一方面之自由,而不以他人之自由為界
,皆為放縱之咎也。 ——蔡元培《自由與放縱》
20. 下列何者是本文的論述手法? (1)以正面刻畫種種放縱的行為 (2)舉
自身經驗歌頌自由的可貴 (3)以言外寄寓的方式強調主題 (4)從正反
兩面對比來說明題旨。【93學測二】
21. 根據本文的說法,下列何人的行為屬於「放縱」的行為? (1)芳穗不顧
朋友的勸告,執意選擇自己熱愛的新聞工作 (2)瑋倫在得知榮獲世界美
術首獎之後,高興得大呼小叫 (3)彥均以正義使者自居,專愛揭發他人
不可告人的隱私 (4)仲平入主豪宅,刻意以華靡奢侈的裝潢凸顯個人地
位。 【93學測二】
再試一次
頁次: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