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分類試題

字音字形

字詞解釋

成語應用 文句應用 邏輯推理

課內文意分析

(90∼93年)

課外文意分析

(90∼93年)

文意分析

(一綱多本94年起)

詩詞對聯典故 複詞句型文法
書信題辭 修辭技巧 造字標點書法 課內白話題組

(90∼93年)

課內文言題組

(90∼93年)

課外白話題組

(90∼93年)

課外文言題組

(90∼93年)

白話題組

(一綱多本94年起)

文言題組

(一綱多本94年起)

寫作測驗

(95年試辦∼)

 

課內文言題組之2

 

            甲、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乙、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10. 關於以上兩首詩的情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詩以「孤獨」為重

            點,乙詩以「離愁」為重點     ()甲詩寫出了年輕人的奔放,乙詩寫出了

            中年人的蕭瑟     ()甲詩寫出了離情依依的惆悵,乙詩寫出了思念故鄉的

            情懷     ()甲詩寫出了負笈他鄉的落寞,乙詩寫出了科舉失意的潦倒

            92學測一】

11. 關於以上兩首詩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乙兩詩的寫作

            季節相同     ()甲乙兩詩皆藉植物暗寓作者的境遇     ()甲詩空間發展是

            由遠到近,乙詩則由近到遠     ()甲詩以視覺描寫收尾,乙詩以聽覺描寫

            收尾92學測一】

12. 根據甲詩的敘述,如果李白孟浩然說了一段話,下列何者最有可能?

             ()江南暮春,鶯啼柳長,願君遍遊名園,盡賞美景     ()時值盛夏,

            中燠熱,請君避暑調息,善自珍重     ()蒙君不棄,東來相見,弟當避席

            倒屣,候君長亭     ()君將西行,塞外苦寒,容弟敬奉薄酒,以盡前歡

            92學測一】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

            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

            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身各微側;其兩膝

            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

            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

            珠可粒粒數也。

                                                                                ——魏學洢《王叔遠核舟記》

13. 本文是描繪王叔遠所雕刻的核舟,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王叔遠的技

            術?     ()出神入化      ()畫龍點睛     ()歷歷在目     ()游刃有餘

            92學測二】

14. 下列何者是本文的特色?      ()分析事理,鞭辟入裡     ()抒情寫志,

            意味深永     ()鉤勒事物,細緻生動      ()品評人事,幽默風趣

            92學測二】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輒難之。曰:「幸

            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欲舍所攜人。曰:「本所以疑,

            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

            定之優劣。 

                                                                                    ——劉義慶《世說新語》

15. 根據本文,王朗在這個事件中的表現,用下列哪一個詞語來形容最恰當?

              ()器量寬大     ()缺乏定見      ()當機立斷     ()思慮欠周

            93學測一】

16. 「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的意思是什麼?     ()雖然已經接受

            他的請託,危急時刻我還是寧願拋棄他     ()既然已經接受他的請託,怎

            麼可以因為危急而拋棄他     ()既然是他自己前來投靠,危急時拋棄他也

            沒什麼關係     ()既然已把生命託付給他,他怎可在緊急時拋棄我們呢?

            93學測一】

 

 

 

 

再試一次 

      
上一頁

         頁次: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