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分類試題

字音字形

字詞解釋

成語應用 文句應用 邏輯推理

課內文意分析

(90∼93年)

課外文意分析

(90∼93年)

文意分析

(一綱多本94年起)

詩詞對聯典故 複詞句型文法
書信題辭 修辭技巧 造字標點書法 課內白話題組

(90∼93年)

課內文言題組

(90∼93年)

課外白話題組

(90∼93年)

課外文言題組

(90∼93年)

白話題組

(一綱多本94年起)

文言題組

(一綱多本94年起)

寫作測驗

(95年試辦∼)

 

課外文言題組之2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

            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

            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唐.韓愈(雜說四) 

 

                            「駢」死:齊、併                        槽櫪:養馬的地方
                                執「策」而臨之:馬鞭          

11. 作者想藉本文來抒發什麼?  (1)悲傷賢士懷才不遇  (2)感慨「天下無馬」

             (3)憾恨伯樂不遇千里馬    (4)譏評養馬人不懂養馬的方法。90學測一】

12. 本文用什麼方法來表達主旨?  (1)借景物來抒情  (2)借故事來說理  (3)

            直言來勸諫  (4)用史實來批判。90學測一】

13. 下列文意的說明,何者正確?  (1)「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只有

            伯樂才養得出千里馬  (2)「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把千里馬當作普通

            馬來餵養  (3)「策之不以其道」--不能擬定正確的養馬策略  (4)「鳴之

            而不能通其意」--馬不能了解主人呼喚的用意90學測一】

 

                    有漁婦素不蓄鏡,每日梳洗,以水自鑒而已。其夫偶為買一鏡歸,婦

            取視之,驚告其姑曰:「吾夫又娶一新婦來矣!」姑取視之,嘆曰:「娶

            婦猶可,奈何並與親 家母俱來!」                      —— 清.俞樾(一笑)

                                 

                            驚告其「姑」:婆婆

14. 由上文可知,漁人家中發生什麼事?      ()漁人之婦因年老色衰被丈夫遺

            棄     ()漁人之婦及婆婆皆遭到新歡欺凌      ()漁人之婦因生活經驗的限

            制而自尋苦惱     ()漁人因愛屋及烏,也 邀請新岳母來同住90學測二】

15. 下列「     」中的說明何者正確?     ()有漁婦「素不蓄鏡」——容貌醜陋,

            不喜歡照鏡子      ()每日梳洗,「以水自鑒而已」——強調水是大自然中

            最 好的保養品      ()「其夫偶為買一鏡歸」,婦取視之——漁夫買鏡送給

            新 娶的老婆來表達情意      ()「娶婦猶可」,奈何並與親家母俱來——漁

            夫之母認為 兒子娶新婦是無妨的90學測二】

 

                   之圍邯鄲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

            備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

            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今少一人,願君即以備員而行矣。」

            平原君曰:「先生處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

            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先

            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蚤得處囊中,

            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

 

                            錐:用來鑽孔的尖銳器具                蚤:早

16. 從毛遂與平原君的對話,可以看出毛遂的個性如何?    ()韜光養晦      ()

            勇於表現     ()目中無人      ()自怨自艾90學測二】

17. 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的意思為何?

             ()有才華必立即展現      ()才情應該深藏不露     ()人才必等伯樂而顯

             ()賢才可以改造時代90學測二】

18. 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

            見而已。」這段話的意義為何?     ()承蒙厚愛,愧不敢當      ()才能平

            庸,猶待歷練      ()適才適所,必能有為     ()沈寂無聞,必然無才

            90學測二】

 

                    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云:「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

            主。寧有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

            談。效之,不亦達乎?」

                                                                                    ——《世說新語.德行》

                    的盧:凶馬

19. 本文的主旨在說明公為人如何?    ()不迷信、不貪財利     ()安分守

            己、逆來順受     ()欲效法孫叔敖,追求美名        ()有「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的精神91學測一】

20. 本文的寫作手法著重在描寫什麼?     ()人物的神采風度     ()歷史的真

            實事蹟      ()理想的幻滅       ()風土與人情91學測一】

 

 

再試一次 

      
上一頁 下一頁

           頁次: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