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90樣本(一)  (二)

90學測(一(二)

91學測(一)  (二)

92學測(一)  (二)  

93學測(一)  (二)

94參考題(一綱多本)

94學測(一)  (二)

95學測(一)  (二)

96學測(一)  (二)

97學測(一)  (二)

98學測(一)  (二)

99學測(一)  (二)

100學測(一)  (二) 

      北北基聯測

101學測

102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91年學測(二)之 5

                天下古今成敗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敗?

             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蓋人生歷程,大抵逆境居十之六七,順境亦

             居十之三四。而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無論事之大小,而必有數

             次乃至十數次之阻力。其阻力雖或大或小,然要之無可逃避者也。其在

             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為天下事固易易也,

             及驟嘗枯,而阻力猝來,頹然喪矣。
                                                                                                 ——梁啟超(論毅力)

                     莽然:草叢生貌,喻人事繁雜                                                        

40. 作者以為「無毅力者敗」,下列何者是其立論的前提?     ()機會稍縱即

            逝。不能掌握先機,當機立斷,事業難成     ()挫折為人生所不能免。

            靈脆弱一蹶不起者斷難成事     ()成功的祕訣在嘗試。害怕失敗而

            於嘗試,將與成功無緣     ()企圖心是衝刺的動力。胸無大志者,恐難希

            冀意外的成就

41. 下列敘述,何者是本文論述的方法?     ()廣泛的說明各行各業中獨佔鰲

            頭的人都令人敬佩     ()以成敗對比,舉例論述事業成敗的原因極為複雜

             ()從正面立說,舉例說明意志堅強、無懼失敗是成功的關鍵     ()從反

            面強調,空有理想但卻經不起挫折打擊的人難以成功

  

                    讀書習慣的養成,先是人為的,然後才能習慣成自然,不要讓俗務

            的鎖鍊束縛了它,不要使情緒的浪潮淹沒了它。無論你多麼煩,多麼忙,

            但不要忘記必須勻出讀書的時間。這樣,才能靜靜地發現你的愛好,不

            至於到升學時,你還徬徨歧途;才能睿敏地確定你的道路,不至於稍遇

            困厄時,就中途投降!於是,習慣培養興趣,興趣支持習慣,你才能發

            現,在我們日常柴米油鹽、你爭我鬥的現實世界以外,還有一個多麼廣

            闊、奧秘,或者是肅穆的天地,足夠我們留連忘返。

                                                                                            ——孟瑤(智慧的累積)

42. 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本文的論點?      ()要先對讀書產生興趣,才能夠

            培養讀書的習慣      ()不培養讀書的習慣,就不可能對讀書產生興趣

              ()養成讀書的習慣,自然能從中體會讀書的興味     ()只要對讀書有興

            趣,有沒有讀書習慣並不重要

43. 依據本文,人應該如何才能確立人生的道路?      ()超越現實的羈絆,藉

           讀書發掘志趣      ()針對現實的需要,從書中找尋答案     ()無視現實的

           壓力,沉醉於書中世界     ()面對現實的挑戰,從生活累積智慧。

 

                    好像
                    前生是一個憂傷的君王
                    變作禽鳥
                    啼濺了鮮血
                    尋找春天的精魂 

                                                                               ——蔣勳(前生的記憶)

44. 關於這首詩的體裁,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這種詩體依規定不可押韻

              ()這種詩體產生於唐代初期     ()這種詩體又可稱為樂府詩    ()這種

             詩興起於白話文運動

45. 本詩中所提到的禽鳥最可能是哪一種?     ()精衛      ()慈烏     ()杜鵑

             ()夜鶯 

46. 從本詩的描述可看出,這位化為禽鳥的君王,最可能具有下列哪一項精

          神?     ()專一執著      ()奮發有為     ()摩頂放踵     ()悲天憫人。

 

           以下短文節錄、改寫自一篇報導文學,請仔細閱讀並回答下列問題:

                   十餘年來我在醫檢工作之餘,除了沈浸於史料的解讀、尋找老部落與

           古戰場、採訪泰雅族的抗遺老之外,更多次前往日本,試圖從兩方的當

           事人或見證者口中,釐清事件的盲點。由於當事人或是見證者皆因年邁而

           瀕臨凋零,拜訪遺老成為我一再探索與追溯的迫切功課。再者,近年來

           原住民族群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出現了一些無法適應環境的問題,了

           解霧社事件的經過與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或許有助於找出其適應不良的

           原因。

                                                   ——鄧相揚(霧重雲深——一個泰雅家庭的故事)

47. 由上文可知,這篇報導文學所要報導的主題最可能是什麼?     ()原住民

            族群的社會適應問題     ()泰雅族的古戰場所在地     ()泰雅族部落

            的興衰發展     ()霧社事件的真相

48. 本文作者利用哪些方法來完成這篇報導文學?     ()研究相關史料、拜訪

            遺老與遺跡      ()研究相關史料、考察族群遷徙軌跡     ()赴日收集圖書

            資料、拜訪遺老與遺跡      ()赴日收集圖書資料、考察族群遷徙軌跡

 

                    自二十一世紀中期起,所有娛樂、人際接觸與各類知識的傳遞,都是

            從被稱為「終端機」的螢幕開始,從網際網路當中,我們可以獲得一切的

            資訊,家家擁有一個或多個螢幕已屬常態。到了二○八○年,每個房間的

            四面牆上都有螢幕的情形將不足為奇,即使是在廚房裡切麵包或者蹲廁所

            的時候,天下事仍盡在我們的視力範圍內,世界就站在廚房的桌上。時間

            不空揮霍,放著絕佳機會不加以利用簡直是麻木不仁。
                    未來,我們可以論及真正的雙邊交流。藉由網路,不僅能夠從螢幕上

            取得各種形式的資料,亦可與任何一個人有所接觸。那時人類已經永久遠

            離街頭與廣場,終端機成為我們的休息場所。想要放鬆心情的人,只能回

            家買蕃茄或與其他人聊天了!

                                                                                    ——改寫自賈德(賈德談人生)

49. 根據上文的敘述,可以推知下列哪一個現象?      ()未來世界可以透過終

            端機顯現,並藉由網路加以操控      ()未來家庭除了廚房浴廁外,都是瀏

            覽世界萬象的起點      ()未來世界的人際接觸,大部分來自家庭的螢幕終

            端機     ()人們將自家中接收外來資訊,而以城市為休閒娛樂區。

50. 根據上文,「想要放鬆心情的人,只能回家買蕃茄或與其他人聊天了!」這

            句話傳達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人們忙於資訊交流,無暇放鬆心情

             ()在網路上與人聊天,既安全又隱密      ()農產品藉由網路配銷,是未來

            的趨勢    ()想要放鬆心情,必須靠網路與人溝通。

 

 

再試一次 

      
上一頁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