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90樣本(一)  (二)

90學測(一(二)

91學測(一)  (二)

92學測(一)  (二)  

93學測(一)  (二)

94參考題(一綱多本)

94學測(一)  (二)

95學測(一)  (二)

96學測(一)  (二)

97學測(一)  (二)

98學測(一)  (二)

99學測(一)  (二)

100學測(一)  (二) 

      北北基聯測

101學測

102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92年學測(一)之 2

11.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兩句話透過「天下」、「

            」 、「陽朔」 的層層比較,來說明陽朔的山水美景冠絕天下。下列何

            者也使用了相同的技巧?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五嶽歸來

            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4)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12. 英國心理學家布洛認為,將事物的實用目的拋開,更能產生美的感受。

            下列對讀書的敘述,何者符合這個說法?    ()飽讀詩書,經世濟民

           ()窮究經書,匡正風俗    (3)吟詠詩詞,怡然自得    (4)閱讀史籍,增

            廣見聞

13. 「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句中「惡」字的字義,應是下

            列何者?    ()何,哪裡    ()恨,討厭    (3)患,憂慮    (4)甚,非常

14. 下列與年齡相關的詞語,何者使用錯誤?    ()正值「弱冠之年」的他,

            誓言努力開創未來前途    ()已屆「不惑之年」的她,仍像小孩似的天真

            無邪     (3)「始齔之年」的他,總喜歡倚老賣老地教訓他人    (4)「古稀

            之年」的她,一點都沒有老態龍鍾的樣子

15. 大家正在看新聞,爸爸說:「這個男人的一生真是坎坷!」小明說:

           「我知道,這叫紅顏薄命!」全家人哄堂大笑。小明用「紅顏」來代指男

           人,這是錯誤的用法。下列何者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布衣」可致

           卿相——代指窮人    ()無「絲竹」之亂耳——代指音樂     (3)化「干

           戈」為玉帛——代指戰爭    (4)鳥中之「曾參」——代指孝子

16. 下列文句「    」中的字詞,何者分別作名詞與動詞使用?     ()在得眼

            「翳」病期間,他總用帽子將臉「翳」住,羞於被人看見,直到遇見那一

            群勇於面對命運挑戰的殘障孩子    ()他「尤」注意那名失去雙腿的少

            女,在她的臉上,總掛著不怨天不「尤」人的微笑     (3)見到她,就好像

            徜徉在遼闊的「平」原上,他一顆煩躁的心,終於「平」靜了       (4)

          「當」下,他決定將這女孩「當」做自己的榜樣,時時存著感恩的心

17. 文天祥的絕命辭:「曰成仁,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

            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其中「所學何事」指的是什麼?

          ()精進學業,造就經國濟世美名    ()為國盡忠,不惜犧牲自己生命

          (3)紹繼聖賢,復興中華傳統文化     (4)效法先賢,著書立言揚名後世

18. 「青山綠水」道個詞語是由「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名詞」所構成,下

            列何者也是相同的結構?     ()斷枝殘幹    ()夙興夜寐    (3)怒髮衝冠

          (4)山高水長

19. 「黃媽慶是藝文界譽為三冠王的藝術家,其作品題材多數來自於他生活周

            邊的事物,如蔬菜、瓜果、花卉、昆蟲等。創作風格寫實且具個人特色,

            其木雕特色在於保持原來 樸實無華的本質。」

            從藝術家黃媽慶的作品取材來看,可與下列何者相映襯?    ()好鳥枝頭

            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3)

            不逢大匠材難用,唯有伯樂識良駒    (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

             人

20. 十六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腦筋靈活者,輕蔑學問;腦筋單純者,

            崇拜學問。只有聰明人會使用學問,因為學問不教人使用的方法,運用的

            智慧在於書本之外。」根 據這段話,下列何者是對待學問最好的態度?

           ()相信學問的偉大力量    ()勇於推翻既定的學說    (3)學問必須與生

            活結合    (4)審慎探索學問的根源

 

 

再試一次 

      
上一頁 下一頁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