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 創意點子 |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寫作測驗 |
![]() |
|
|
98年學測(一)之 5
臺灣狐蝠又名飛蝠,是臺灣最大型的蝙蝠。牠的身長約二十公分,前臂長約十三公
分;頭大、眼大、嘴巴突、耳殼呈橢圓形,沒有耳垂;身體呈黑褐色或紫褐色,頸部與
肩側有一圈乳白或金黃色毛;前肢與掌骨、指骨之間的皮膚有飛膜,展開時可達一公
尺;第一、二指都有爪子,只是第二指的爪子很小;沒有尾巴,雙腿間的股間膜不發
達。
臺灣狐蝠多半在冬末春初之際繁殖,每次產子數為一至二隻。白天倒掛在樹枝上休
息,傍晚才開始活動,尋找植物的果實作為食物。臺灣狐蝠與小蝙蝠類不同,飛行時主
要靠視覺與嗅覺探查周遭環境,並不具備發射超音波回聲定位的能力。
臺灣狐蝠分布以綠島為主,棲息於原始闊葉林。據研究顯示,臺灣狐蝠於綠島上的
族群應為臺灣唯一固有族群,而在花運、宜蘭、臺東、蘭嶼、高雄等地也曾有零星個體
的發現紀錄。可能是過去受到獵人使用大面積鳥網大肆捕捉販售的影響,加上棲息地被
破壞造成狐蝠的食物來源減少,導致綠島上的臺灣狐蝠數量銳減。雖然目前人為濫捕、
破壞棲息地的情況並未持續,但島上的狐蝠族群可能已經消失,僅剩極少的個體。
——改寫自行政院農委會等網站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