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90樣本(一) (二)
90學測(一) (二)
91學測(一) (二)
92學測(一) (二)
93學測(一) (二)
94參考題(一綱多本)
94學測(一) (二)
95學測(一) (二)
96學測(一) (二)
97學測(一) (二)
98學測(一) (二)
99學測(一) (二)
100學測(一) (二)
北北基聯測
101學測
102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98年學測(二)之2
11. 根據這份乘車時刻表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新站」應該是大湖區的交通要站
(2)「湖山」到「大城」乘車需時一小時
(3)「湖山」到「新站」,以2007車次的車速最慢
(4)只有1107、2007 這兩個車次以「湖山」為起始站。
12. 在語法上,「垂頭喪氣」中的「垂」與「喪」稱為「述語」或「動詞」,用以表示一種
動作、行為;「頭」與「氣」稱為「賓語」或「受詞」,是接受前述動作、行為的人或
物。下列何者的結構與此相同?
(1)心灰意懶 (2)德薄才疏 (3)大刀闊斧 (4)追本溯源。
13. 「在論斷別人之前,應該先穿上那人的皮鞋走上兩個星期。」 「除非我能替代他的位子兩個禮拜以上,否則我沒有權力批評我的兄弟。」
以上兩句話的共同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論斷別人通常需要等待時機成熟 (2)待人應當多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
(3)腳踏實地做事的人才有權力指責他人 (4)欲求得他人諒解必先了解他人處境
14. 根據這段對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人在悲傷的時候,其實是不需要別人安慰的
(2)最溫暖的關心是殷勤的問訊,可以瞬間轉悲為喜
(3)文中「我喜歡你」, 是因為「你」知道如何對「我」付出關懷
(4)「有時候難過比較好」,因為「難過」可使「高興」更有價值。
15. 「對於師長與父母的諄諄教誨,我一刻也不敢忘記。」句中「忘記」一詞在意義上只取
「忘」的意思,這就叫做「偏義複詞」。下列文句「 」內的語詞,何者也屬此類?
(1)這篇社論「臧否」人物的部分,精準透闢,令人喝采
(2)面對「黑白」不分亂找喳的人,有時真是有理說不清
(3)一句真心關懷的話語,往往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4)為了維護自由,將士們早已抱定「生死」無悔的決心。
16.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冗言贅字?
(1)她搖曳款擺身軀,展現超級名模的魅力
(2)與好友促膝長談後,我的心情豁然開朗
(3)騎乘機車前往公司去上班,應戴安全帽
(4)考試將屆至眼前,同學們無不全力以赴。
17. 「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歆蜡日,嘗集子姪燕飲,王亦學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張
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故事裡張華話語的涵義,與下何
者最接近? 識度:見識與度量 蜡:ㄓㄚˋ,年終祭禮 燕:通「宴」
(1)徒然模仿外在行止而不事內在修為,難得神髓
(2)具備良好的外在行為,是涵養心性的基礎工夫
(3)適度的效法賢者,可以修正自我行為的缺失
(4)虛心的學習態度,可以超越預先期待的成效。
18. 「唐詩人崔顥遊黃鶴樓,寫下〈黃鶴樓〉一詩,傳為千古絕唱。後來,相傳詩仙李白也
登上了黃鶴樓,正想題詩時,看到崔顥題的詩,不禁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
詩在上頭。』就擱筆不寫了。」下列文句的涵義,何者最能與故事中李白的行為相呼
應? (1)能欣賞別人的長處,也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2)一個人應該知道適可而止,給別人留一條路
(3)保持沉默、無所行動,有時就是最嚴厲的批評
(4)察覺他人的錯誤不難,最難的是察覺自己的錯誤。
19. 「人性有變與不變之異。其不變者,歷艱難險阻不改其志。變者有二,其一雖變,尚能
復其本性;其一則變而日趨下流,終不能復其性矣。」根據這段文字,下列哪一個人的
行為符合「雖變,尚能復其本性」? (1)小敏天資聰穎,在某次考試作弊得逞後,從此食髓知味,春成作弊的壞習慣
(2)小明一向倔強頑固,但在面臨校規記過處分的壓力下,也向對方低頭認錯了
(3)小薇一直熱心助人,在接受校長的公開表揚後,更加積極投入社區公益活動
(4)小華因誤交損友而經常蹺課,在老師耐心開導後,終於幡然悔悟,專心向學。
20.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前後讀音不同?
(1)唱一「闋」詞/巍峨宮「闕」 (2)大放「厥」辭/一「蹶」不振
(3)經濟「拮」据/反「詰」語氣 (4)虛無「縹」緲/「飄」洋過海
再試一次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