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90樣本(一) (二)
90學測(一) (二)
91學測(一) (二)
92學測(一) (二)
93學測(一) (二)
94參考題(一綱多本)
94學測(一) (二)
95學測(一) (二)
96學測(一) (二)
97學測(一) (二)
98學測(一) (二)
99學測(一) (二)
100學測(一) (二)
北北基聯測
101學測
102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99年學測(二)之3
21. 「學習的首要條件,在於承認自己不懂;若你自認什麼都懂,勢必無法聽進任何新知
識。」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積學於己,以待用之也 (2)知己之不足,則學有進
(3)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4)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22. 「『不要拘泥字面的意義。』我一直牢記這句話。為某種東西加上標籤,就以為我們已
經了解它,未免太天真了。標籤表明一個眾所認知的事實,供公眾使用。然而每件東西
都有獨特的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情態及不為人知的恐懼與夢想,但標籤遮蔽了真
實的情況,連他最親密的朋友,最久遠的仇敵,甚至連他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真面
目。」本文作者對於標籤的看法,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多元化的標籤,用來標示豐富的事物,方便公眾使用
(2)透過標籤人們可以確實了解他人,不論是朋友或是仇敵
(3)每一個標籤都具有獨特性,它代表了真實的意義或價值
(4)標籤能表明公認的事實,然過度拘泥將看不清事實的全貌。
23.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1)韜光養「晦」/天色「晦」暗 (2)「嘔」心瀝血/存心「嘔」氣
(3)「行」步如飛/一「行」白鷺 (4)「卒」然發怒/將帥士「卒」
24. 「你的靈魂在航海,理智和情感就是舵和帆。如果帆或舵損壞了,就只能停滯或漂流在
海上。當只有理智支配你時,它往往成為侷限的力量;而情感若不加約束,就成為焚毀
自己的火焰。」下列對於理智與情感的描述,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1)以情感激發行動,以理智指引方向
(2)沒有理智的支持,任何情感都不會持久
(3)生命的原動力,來自於理智與情感的交戰
(4)情感是理智的產物,而理智絕非情感的產物。
25. 「唐˙裴將軍旻,居喪,請吳道子畫天宮壁度亡母。道子曰:『將軍為我舞劍一回,庶
因猛厲以通幽冥。』旻脫縗衣,纏結,上馬馳驟,揮劍入雲,高十數丈,若電光下射,
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觀者驚慄。道子援筆奮袂如風,畫壁立就。」根據本文,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縗衣:喪服。縗,音ㄘㄨㄟ 透「室」:劍鞘 (1)裴旻舞劍上馬,再躍至空中 (2)觀者因怕被電光所傷而驚慄
(3)吳道子用力以衣袖揮灑作畫 (4)裴旻舞劍有助於吳道子作畫。
26. 「現代科技發達,交通工具速度迅捷,可用『車如流水馬如龍』來形容,世界已成
甲
『天涯若比鄰』的地球村。離鄉遊子在『客愁鄉夢亂如絲』之際,只要一張小小的票
乙 丙
卡,就能實現返鄉的心願,再也不必慨嘆『家山萬里夢依稀』了。」
丁 這段文字畫線處的詩句,何者引用不恰當?
(1) 甲 (2)乙 (3)丙 (4)丁
27. 「識得一字行一字,方是善學;終日讀書而所行不逮一村農野夫,乃能言之鸚鵡乎?」
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多言而不當,不如其寡也
(2)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草如蒿
(3)學習者貴於能行之,不貴於能知之
(4)能自苦中求,譬如披沙獲金,才得真學問。
28. 「凡有一言一行,取於人者,皆顯稱之,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
功焉。竊人之財,刑辟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根據這段話,下列哪一種行
為是作者最主要的批判對象? (1)盲目跟從他人,自己毫無主見 (2)自視甚高,不願與輕賤者為伍
(3)剽竊他人言論,搶占他人功勞 (4)竊取他人財物,又不願意認錯。
29. 「媒體是民眾得知各項消息的管道,若未善盡充分查證之責,有失公正客觀,那麼它的
報導不過是□□□□之言,容易混淆視聽,誤導大眾。」依據文意,□□□□填入何者
最不恰當? (1)穿鑿附會 (2)空穴來風 (3)口蜜腹劍 (4)含沙射影。 30. 下列文句,何者文意通暢、用語最為恰當?
(1)他新發表的設計書不過是舊調重彈而已
(2)世界媒體同聲哀悼這次的恐怖攻擊行動
(3)同胞們發揮抱薪救火的精神募集物資,賑濟災民
(4)心直口快的她說話總是支吾其詞,教人好不耐煩。
再試一次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