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90樣本(一) (二)
90學測(一) (二)
91學測(一) (二)
92學測(一) (二)
93學測(一) (二)
94參考題(一綱多本)
94學測(一) (二)
95學測(一) (二)
96學測(一) (二)
97學測(一) (二)
98學測(一) (二)
99學測(一) (二)
100學測(一) (二)
北北基聯測
101學測
102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100年學測(一)之4
31. 「賀人有喜,曰門闌藹瑞;謝人訪過,曰蓬蓽生輝。美輪美奐,《禮》稱屋宇之高華;
肯構肯堂,《書》言父子之同志。土木方興曰經始,創造已畢曰落成。」根據這段文字
的敘述,下列文句的詞語何者運用正確? (1)小美參加豪宅建案的破土儀式,當場讚歎說:「這真是美輪美奐啊!」
(2)老李到友人家作客,離去前對主人說:「感謝招待,令我蓬蓽生輝。」
(3)王家父子木雕展開幕,朋友的祝賀詞寫道:「技藝傳家,肯構肯堂。」
(4)跨海大橋的完工典禮上,來賓對著縣長說:「經始大業,造福鄉里。」
32. 下列是某記者撰寫的新聞稿,將於當天的電視晚間新聞播報: 「因上個月發生強烈地震,造成土石鬆動,再加上一個連日不斷傾盆大雨的現象,今天
甲
新竹縣部分山區引發土石流沖垮民宅的結果,致使多人受傷。政府立即派員提供食物, 乙
陸續展開一個救援的動作,稍後本臺記者將繼續提供第一手即時現場的連線報導。」
丙 丁 因文句不夠通順,主編要求他修正。以下甲乙丙丁四句修改後,何者文句還是不恰當? (1)甲——加上連日傾盆大雨
(2)乙——今天新竹縣部分山區暴發土石流,沖垮民宅
(3)丙——政府派員立即提供食物,實施救援的動作
(4) 丁——稍後本臺記者繼續在現場為您連線報導。
33. 「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關於
本詩的解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竹枝:竹枝詞,民歌 藕絲:此處代指荷花 (1)詩中描述的是春天傍晚時分恬靜閒雅的田園景致
(2)末句使用「出」字,呈現動態的美感,增添詩趣
(3)此詩藉由巴女放牛的辛勞來暗示農村生活的貧困
(4)詩末描述巴女晚歸,因天色昏暗而不識回家之路。
34. 下列信封的用語,何者完全正確?
(1)A (2)B (3)C (4) D。
35. 某戲臺有一副對聯:「此所謂現身說法,且看那善惡貞淫胥教誨;雖然是逢場作戲,難
得他嬉笑怒罵皆文章。」這副對聯與下列何者的涵義最接近? 胥:皆、都 文章:隱微的含義 (1)傀儡登場,須知這臺上衣冠是假;痴人說夢,休認作眼前富貴為真
(2)君子小人,才子佳人,登場便見;歡天喜地,驚天動地,落幕即空
(3)假面登場有孝子忠臣,莫輕看過;新腔協律是晨鐘暮鼓,只管聽來
(4)戲愈好,人愈多,看他抒意表情;曲彌高,和彌寡,聽我長腔短調。
這些聲音鐘不但告訴你時刻,也告訴你星期、季節。慢條斯理,喊著「修理沙發
哦」的車子經過時,你知道又是週末了。賣麥芽糖、鹹橄欖粉的,照例在星期三出現;
賣衛生紙與賣豆腐乳的,都是在星期天下午到達。昨天晚上你也許還吃著燒仙草,今天
你忽然聽到他改叫「冷豆花哦」——這一叫,又讓你驚覺春天的確來了。
時鐘,日曆,月曆。這些美妙的叫賣聲,活潑、快樂地在每日生活的舞臺裡翻滾跳
躍。他們像陽光、綠野、花一樣,是這有活力的城市,有活力的人間,不可或缺的色
彩。 我喜歡聽那些像鐘一般準確出現的小販的叫賣聲。 ——陳黎〈聲音鐘〉
36. 作者比擬小販們美妙的叫賣聲像「陽光、綠野、花」,其用意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1)呈現生命力與活力的意象 (2)說明各種小吃四季供應如常
(3)肯定叫賣聲精準報時的價值 (4)形容叫賣聲使人有如置身大自然。
37. 根據本文,「聲音鐘」帶給作者的感受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1)即便時光流逝,小販的叫賣聲依然不變
(2)小販的叫賣聲將生活點綴得更繽紛有趣
(3)像時鐘一般的小販叫賣聲,提醒作者珍惜時光
(4)小販叫賣聲總能激發作者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
《漢書․東方朔傳》云:「長安水多蛙,貧者得以家給人足。」則古昔關中已常食
之如魚,不獨南人也。今粵東極嗜此,供諸盤飧,出以享客,奉為珍味。江浙雖有食
者,然率賤品視之,縉紳家以登庖為戒。每歲四五月間,青蛙生發之際,官府多出示禁
捕,以其能啄蟲保禾,大有益於農田也,故青蛙一名「護穀蟲」。其有捉取籠以入市
者,有罰。蛙性熱,甚補,然人多食,小便若淋;妊娠食蛙,令子多病。 ——改寫自王韜《瓮牖餘談》
38. 根據本文,下列哪一地區的人最愛食蛙? (1)長安 (2)關中 (3)粵東 (4)江浙。
39. 根據本文,官府禁止捕蛙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1)以免縉紳之家賤視蛙 (2)蛙為滋補之珍貴藥材
(3)孕婦食蛙,有傷胎兒 (4)蛙喜食蟲,有益農作。
再試一次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