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90樣本(一) (二)
90學測(一) (二)
91學測(一) (二)
92學測(一) (二)
93學測(一) (二)
94參考題(一綱多本)
94學測(一) (二)
95學測(一) (二)
96學測(一) (二)
97學測(一) (二)
98學測(一) (二)
99學測(一) (二)
100學測(一) (二)
北北基聯測
101學測
102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90年樣本(一)之 4
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
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
既罷,還內,過戶限,心甚喜,不覺屐齒之折。
──〈晉書•謝安傳〉
31. 關於謝安在故事中的表現,下列敘述何者恰當?
(1)迷於棋局,不顧國家的安危 (2)力求鎮定,喜怒不表現在臉色上
(3)生活安逸,不知士兵作戰的辛勞 (4)謹言慎行,不輕易透露軍事機密。
32. 謝安折斷屐齒而渾然不覺,下列何者用來形容他的心情較為恰當?
(1)如釋重負 (2)樂極生悲 (3)百感交集 (4)喜出望外。
悽悽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泛泛:上浮貌 洄:水流迴旋貌
揚子:即揚子江,近江蘇鎮江的一段 元大:即元結
33. 關於本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作者將要經由水道坐船回到洛陽
(2)作者抱著悲悽的心情去尋找親人
(3)作者途經廣陵,見到樹上掛著殘破的古鐘
(4)作者擔憂揚子江容易氾濫,友人無法安居。
34. 下列詩句,哪一組不是對仗句?
(1)悽悽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2)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3)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 (4)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毛毛習作「遊二郎廟」,文章如下:
夫二郎廟者,二郎之廟也。二郎者,三郎之兄,大郎之弟而老郎
之子也。人云廟外有一樹,或謂廟在樹之前,或謂樹在廟之後;
或謂廟在樹之左,或謂樹在廟之右;某謂樹在廟之後與右,人則
謂廟在樹之前與左。此即廟與樹也。
35. 根據本文,毛毛認為廟與樹的位置關係為何?
(1)廟的左前方有一棵樹 (2)廟的右後方有一棵樹
(3)廟前後各有一棵樹 (4)廟四周種滿樹木。
36. 若要為本文下評語,何者最為適當?
(1)敘述詳細 (2)文旨明確 (3)冗言過多 (4)文句不通。
以下為郵局劃撥單上的注意事項,請仔細閱讀並回答下列問題:
(一)帳號、戶名及寄款人姓名、通訊處請詳細填明,以免誤寄。抵付票據
之存款,務請於交換前一天存入。
(二)每筆存款至少須在新臺幣十元以上,且限填至元位為止。
(三)倘金額塗改時請更換存款單重新填寫。
(四)本存款單不得黏貼或附寄任何文件。
(五)本存款金額業經電腦登帳後,不得申請撤回。
(六)本存款單以機器分揀,請勿折疊。帳戶如需自印存款單,各欄文字及
規格必須與本單完全相符。如有不符,各局應婉請寄款人更換郵局印
製之存款單填寫,以利處理。
附註:通訊欄只限說明與本次劃撥相關的事項,不得作書信使用。
37. 到郵局劃撥時,下列受款人的資料,何者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1)戶名、帳號 (2)姓名、通訊處 (3)身分證字號 (4)出生年月日。 38. 根據前文所列的注意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劃撥金額應以十元為單位,如十元、二十元、三十元等
(2)劃撥單上不可附寄任何文件,也不得當作信函使用
(3)只能使用郵局印製的劃撥單,以方便郵局作業
(4)劃撥單上的金額如有錯誤,可以塗改修正。
據說上古時,有兩兄弟,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住在東海度朔山
上,兩人常站在大桃樹下,檢閱百鬼。對於無故害人的惡鬼,就用繩索綁起
來,去餵老虎。
後來,人們或用兩塊桃木板立在門旁,或用紙板畫上神荼、鬱壘的像,
用來鎮邪,稱為門神。這就是桃符的來歷。
到五代時,後蜀國君孟昶才開始在桃符上書寫聯語。有一年除夕,他親
自題寫了一副春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貼在臥室門側,這就是
我國最早的春聯。
明太祖建都金陵後,下旨命令所有的公卿士庶,除夕時都要在門上貼春
聯。太祖還微服出來觀賞。經他提倡,貼春聯的人更多了。從此,相沿成
俗,流傳至今。 ──改寫自民間故事
39. 如果要給上文一個題目,下列何者最適宜?
(1)門神的故事 (2)春節的故事 (3)桃符溯源 (4)春聯溯源。
40. 根據上文,有關張貼春聯的習俗,得以相沿至今的主要原因是:
(1)為了紀念神荼、鬱壘兩兄弟綁鬼餵虎的英雄事蹟
(2)帝王的提倡,及人們期盼平安的心理因素
(3)迫於後蜀國君孟昶及明太祖兩位帝王的權威
(4)國人喜好書法藝術,更懷念古代門神鎮邪的傳說。
41. 根據上文所述,人們在年節時,以張貼春聯取代桃符的習俗,下列何者是其轉變的關鍵?
(1)孟昶以帝王之尊寫了一副對聯
(2)孟昶在除夕題了一副對聯於桃符板上
(3)桃板取之不易,故改以紙張書寫文字張貼
(4)唐朝以後詩律成熟,文人雅士愛好對仗工整的對聯。
再試一次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