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90樣本(一)  (二)

90學測(一(二)

91學測(一)  (二)

92學測(一)  (二)  

93學測(一)  (二)

94參考題(一綱多本)

94學測(一)  (二)

95學測(一)  (二)

96學測(一)  (二)

97學測(一)  (二)

98學測(一)  (二)

99學測(一)  (二)

100學測(一)  (二) 

      北北基聯測

101學測

102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90年樣本(一)之 5

                我們講到如何解讀人際關係的密碼,其實既然是密碼,就很難解。這

        是人間最難解的一個課題,大家為了保護自己,往往顯得莫測高深,如果

        讓別人一眼就看透,好像自己就輸了。事實上,與其讓他人花時間來解我

        們預設的密碼,不如自己把密碼解開。交朋友若真要談心,就要用坦蕩、

        真誠去換取對方的坦蕩、真誠,讓對方也講出真話來,不然隨著時間一分

        一秒過去,大家只是白費時間。一個下午都講假話有什麼意思,如果講的

        都是真心話,幾分鐘的對話也彌足珍貴。

                因此我覺得不如我們先解開自己的密碼,在跟朋友相處的時候,一定

        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他。我們以端莊、整齊的儀容出現,是一種禮貌,

        代表對別人的尊重。所以當我開始講我的心事、往事或成長的艱苦、委屈

        時,是代表我把整個生命清朗、素淨地展現在他的面前,意味著:認識

        他,對我有重大的意義。這樣做一定會引起回應,對方也將以真情和赤誠

        回應我們,密碼就是這樣解開的。

                能夠面對面、心對心,真情對真情,然後做一個真人,千萬不要凡事

        先保護自己。與人交往時,不要把自己弄得很神秘,好像凡事不可說。儘

        可能讓人容易了解自己,就不至於感嘆「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了。

                                                                                     ──節選自王邦雄《世道》

 

42. 根據文意,本文作者建議我們先解開自己的密碼,理由何在? 

             ()因為只有先解開自己的密碼,別人才比較容易了解我們 

             ()因為現代人需要記的密碼太多,所以能少一個就少一個吧

             ()當別人無法解讀你的密碼時,你只好自己說出來,就太沒面子了

             ()萬一忘了自己預設的密碼,又沒有人可以解碼,那麻煩可就大了

43. 根據文意,本文作者認為我們對別人講出自己的心事或委屈時,代表什麼意義? 

             ()我們心靈脆弱,必須倚賴別人的同情和安慰 

             ()我們為人光明磊落,沒有什麼不能讓人知道的事

             ()我們放棄自己的隱私權,希望別人也能放棄他的隱私權 

             ()我們肯定認識對方的意義,並期待對方也能以真情回應我們

44. 根據文意,下列選項何者是本文作者的主要觀點?  

             ()先敞開心胸付出真情,讓人容易了解你,你才可能擁有知己 

             ()坦率是可貴的,與人交往應該開門見山,不宜設立密碼徒增困擾 

             ()真情是可貴的,不能讓人隨便糟蹋,所以還是先自我保護比較好 

             ()人應互相尊重信賴,見面時儀表要端莊,談話要坦誠,不能說假話

 

                    小說中,法郎克斯坦博士在創造一個人時,是將來自不同人的身體部

            位,拼湊縫合而成。他當時認為已經創造出現代奇蹟;但其他人卻認為

            法郎克斯坦博士創造了一個怪胎,並譏稱此怪物為「科學怪人」。

                    從不同角度來看,藉改造基因而創造的食物,若非成為拯救世界的現

            代奇蹟,就可能成為「科學怪食」--為環境與人類帶來大災難的怪物。 

                    現代科學家希望使用一種新的植物,來協助開發中世界解決糧食問

            題。一群科學家已發明了一種植物,人類食用過後,可以產生對麻疹等濾

            過性病毒疾病的免疫力。另一群科學家則栽植一種含有β-胡蘿蔔素的稻

            米,可預防維生素的不足。 

                    在最近蘇格蘭 愛丁堡舉行的一場國際會議中,科學家們對於基因工

            程食物的未來,意見分歧。支持者認為,生物工程可發展出更健康的水果

            與蔬菜,並降低我們對殺蟲劑的依賴性。他們認為,基因工程食物只需少

            量的灌溉用水就可以生長;並可協助解決世界的飢荒問題。 

                    但批評者警告說,亂搞基因工程將會在食物來源上導入影響人體健康

            的物質;他們同時警告,此一技術僅由六家國際性生物工程公司所掌控,

            而這些公司只在乎利潤,而非人類福祉。    ──改寫自《空中英語教室》 

45. 下列選項,何者是本文的主旨?

             ()基因工程的研究者,都是懷有濟世理想的科學家 

             ()基因工程研究所耗經費龐大,但未來成果卻無法預期  

             ()工程是新興的尖端科技,人們對它寄予無限的期待 

             ()基因工程研究可能解決當前世界的問題,也可能帶來浩劫

46. 下列敘述,何者是本文所提及基因工程已有的成就?

             ()為了醫療需要,已能複製人體器官

             ()培植出新的植物,解決了開發中世界的糧食問題  

             ()究出某種基因食物,可增加人體免疫力及補充所需的維生素

             ()能從不同人的身上取其器官,製造出智慧、體力都超越常人的複製人

47. 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基因工程食物可能為人類帶來不可預期的災害,下列敘述,何者是

           本文所提及的內容?

             ()破壞生態平衡,污染環境 

             ()會造成物質進入人體 

             ()食物由科學家製造,農民將會失業

             ()會增強人類的暴力傾向,破壞世界和平 

 

 

                    從前,有個男孩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他認為蜘蛛的聽覺器官是它的

            腳,他保證能證明這一點。他把蜘蛛放在桌面的中間,大喊一聲:「跳!」

            蜘蛛跳了。他再喊一次,那蜘蛛也照跳不誤。 

                    接下來,他把蜘蛛的六隻腳全部剁掉,再把它放回桌子的中央,又一次

            地發號施令:「跳!」然而,這一回,蜘蛛一動也不動。「你瞧吧!」男孩

            於是得意地作結論:「把蜘蛛腳砍掉以後,它就聾得像大石頭一樣啦!」

                    每一位科學家可能都聽過這個小故事,有不少人也能誠實地回憶起自己

            的類似經驗:當心中已設定了某種理論,全部的思想都被它所控制時,縱然

            實驗的結果明明白白地擺在眼前,依然按照自己原來的理論去詮釋它,不能

            接受擺在眼前的事實。

                    他們之所以這樣緊緊地抓著自己的理論不放,不僅因為理論本身合理,

            更因為那是「他們」的。從古到今,科學家們因這種私心而產生的自珍心

            情,一直促使他們極度堅持自己的主張。其實這種現象在各行各業都看得

            到,倒不僅僅侷限於科學界。       ──節選自愛德華波諾〈水平思考法〉

48. 文中蜘蛛的腳被剁掉後,就一動也不動了。小男孩認為蜘蛛怎麼了? 

             ()不見    ()動不了    ()痛得很    ()死掉了

49. 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本文作者的觀點?

             ()人的能力有限,難以辨識事實的真

             ()堅持自己的看法,是忠於自己的表現

             ()人一旦堅持己見,往往就限制了自己對是非的判斷

             ()要得到正確的研究結果,必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50. 根據本文作者的觀點,各行各業都有人不能接受擺在眼前的事實,是由於「自珍」的心理

           作祟。要形容這種心理,下列哪一個諺語是不恰當的?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自家破掃把,當做千金寶

            ()吃碗裡看碗外,坐這山看那山    ()一畦蘿蔔一畦菜,各人養的各人愛 

 

 

 

再試一次 

      
上一頁

         頁次: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