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字詞解釋
課內文意分析
(90∼93年)
文意分析
(一綱多本94年起)
白話題組
(95年試辦∼)
文言題組(一綱多本)之9
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罰,但令裹碧頭巾以辱之。隨所犯輕重,
以日數為等級,日滿乃釋。吳人著此服,出入州鄉,以為大恥,皆相勸勵,無敢
僭違。賦稅常先諸縣,既去官,竟不捶一人。
——封演《封氏聞見記․奇政》
僭違;越分違法。僭,音ㄐㄧㄢˋ 捶:以杖擊打
81. 文中李封的治理之道,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賞不勸謂之止善,罰不懲謂之縱惡
(2)刑罰不可弛於國,鞭捶不得廢於家
(3)政治之基必本於心,苟人民有恥,則刑罰無可施也
(4)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102試辦會考】
82. 下列文句,何者是延陵百姓盡皆守法的具體表現?
(1)吏人有罪,不加杖罰 (2)以日數為等級,日滿乃釋
(3)吳人著此服,出入州鄉 (4)賦稅常先諸縣。【102試辦會考】
臛:音ㄏㄨㄛˋ, 肉羹
83. 本文所討論的主題應是下列何者?
(1)食物屬性相互沖剋的原理 (2)改變飲食習慣的正確步驟
(3)節氣變化對於人體的影響 (4)夏秋之際正確的飲食之道【102學測】
84. 這段文字闡述的養生之法,其所蘊含的道理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勞其形者長年,安其樂者短命
(2)禍常積於所忽,患每消於所慎
(3)無病之身,不知其樂也,病生,始知無病之樂
(4)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102學測】
85. 下列文句,何者最能顯示出古代女性不受重視的意識? (1)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2)父母無德,惟生六女,無有一男
(3)汝輩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憐 (4)越王聞之,聘寄為后【102學測】
86. 根據這篇小說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最先被地方官員送入蛇口的,皆為罪有應得之人
(2)李寄應募之時,已抱定死裡求生、為民除害之心
(3)大蛇長年為患,東冶已無牛羊可供祭祀,遂以童女代之
(4)李寄以「徒費衣食,生無所益」,成功說服父母允其應慕祭蛇【102學測】
87. 關於這篇小說的寫作手法,下到敘述何者錯誤? (1)藉送女祭蛇之事,揭露官吏裝神弄鬼、欺壓百姓的惡行
(2)以巨大的外貌與食人的習性,凸顯大蛇令人驚懼的形象
(3)依時間先後描述李寄誘以蜜餅,繼之放犬,從而斫蛇的除害經過
(4)以都尉、令、長等成年男性的束手無策,襯托少女李寄的勇敢聰慧【102學測】
1. 為「理」之意:治理 2. 內省:宮中
88. 根據太宗對蕭瑀所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太宗在年少時即能體悟弓矢的妙理
(2)太宗悟得弓矢之理,故能平定天下
(3)太宗稱許的良弓並未得到弓工的認同
(4)太宗嫻熟治國之道,更勝於運用弓矢【103教育會考】
89. 根據本文末段,太宗在領悟弓矢之理後,所表現的作為是下列何者? (1)虛心請益,察納雅言 (2)賞善罰惡,立法公正
(3)親入民間,體察民情 (4)以德教化,導正民心【103教育會考】
1. 蔀屋:指貧苦人家。蔀,音ㄅㄨˋ 2. 檀板:檀木製的拍板
3. 樽罍:酒器
90.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虎丘因為自然景觀奇險,故成為遊覽勝地
(2)虎丘白天僅樓船往來,入夜後才遊人如織
(3)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是虎丘遊宴最盛之處
(4)作者認為虎丘最美之時是夕霞雁落的江景【103教育會考】
91. 關於本文的寫作方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多處使用譬喻手法,擬寫人群聚集虎丘的宴遊盛況
(2)以細膩筆觸描摹虎丘的自然美景,與遊人盛況相互呼應
(3)以層層遞進筆法,從平日寫起,再敘良辰,最後寫至佳節盛景
(4)採用「無日無之」、「莫不」等雙重否定寫法以加強肯定的語氣【103教育會考】
再試一次
頁次: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