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咬文嚼字 創意點子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錦囊智庫  

 

分類試題

字音字形

字詞解釋

成語應用 文句應用 邏輯推理

課內文意分析

(90∼93年)

課外文意分析

(90∼93年)

文意分析

(一綱多本94年起)

詩詞對聯典故 複詞句型文法
書信題辭 修辭技巧 造字標點書法 課內白話題組

(90∼93年)

課內文言題組

(90∼93年)

課外白話題組

(90∼93年)

課外文言題組

(90∼93年)

白話題組

(一綱多本94年起)

文言題組

(一綱多本94年起)

寫作測驗

(95年試辦∼)

 

文意分析(一綱多本)之 22 

211.「享受鐵道之旅的人,從踏入車站起就是旅程的起點。火車奔馳,窗外的一景一物,可

            能下一次就看不見了,也可能數十年後仍然保持一貫的面貌。即使有一天鐵道拆了,火

            車也不開了,也依舊有鐵道廢線之旅的趣味。無窮的時空變化,是鐵道之旅的魅力。」

            這段文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鐵道與車站充滿了懷舊氣息                (2)觀察敏銳的人喜歡鐵道旅行   

            (3)千變萬化的鐵道往往令人目不暇給    (4)鐵道之旅讓人領略時空變化的況味。

              【100學測 一】

212.「凡為文章,猶人乘騏驥,雖有逸氣,當以銜勒制之,勿使流亂軌躅,放意填坑岸

            也。」根據這句話,作者對於寫作文章的看法,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銜勒:駕馭馬匹的器具        軌躅:軌跡。躅,音ㄓㄨˊ
            (1)文章當自出新意,成一家風骨    (2)為文當求「語不驚人死不休」   

            3)文章若是氣韻不足,則非佳作    (4)為文不可筆隨意走,漫無節度。

              【100學測 一】

213.「工廠裡,在地上斜列交錯的幾十條煙囪影子之間,有一個穿紅裙的小女孩獨自玩著跳

            格的遊戲,而幾萬條黑煙的芽從四周竄升起來。一會兒,芽生長得巨大無比,把天空

            遮蔽到只剩煙囪口那麼小,小女孩抬頭一望,就跳入天空裡,再也跳不出來了。」關於

            這段散文詩的解析,下列何者最恰當?
            (1)以「紅裙」與「黑煙」互相襯托,暗示善惡難辨   

            (2)「穿紅裙的小女孩」象徵社會上無情冷漠的大眾  

            3)「芽」代表了工業汙染會不斷地擴散,到處蔓延   

            4)以「小女孩跳入天空」暗喻人終究會回歸大自然100學測 一】

214.貞觀中,突厥史行昌值守玄武門,食而捨肉,人問其故,曰:『歸以奉母。』太宗

            聞而嘆曰:『仁、孝之性,豈隔華夷?』賜馬一匹,詔令供其母肉食。」根據這段文

            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太宗讚許史行昌的孝行,詔令歸家奉母   

            (2)史行昌到中原任職後,方知仁、孝之義   

            (3)突厥人不重視人倫孝道,太宗深為惋嘆   

            (4)仁、孝乃人之本性,不因種族而有不同100學測 一】

215.「平靜的湖面在晨風的愛撫下微波輕盪,湖上霧靄氤氳,瀰漫著一股獨特的寧靜氣氛。

            遠方的綠色山景融化在淡淡白色煙霧裡,和停泊在湖岸邊的交錯船隻,構成一幅脫俗靜

            美的畫面。船伕撐起槳,小船輕輕地在湖面上滑出一道道波紋。在湖對岸處,白鷺鷥展

            開雙翅低低地滑過湖面,樹叢中幾隻青黃羽毛輕聲而唱,另外幾隻披著紅藍鮮豔的羽

            毛,點著雙足在岸邊枝上輕跳。」關於這段文字的寫作手法,下列何者錯誤
            1)文中重複使用「靜」字,營造出安寧祥和的氛圍

            (2)由近景逐步寫至遠景,將畫面有層次地推展開來
            (3)運用多種色彩描摹湖畔風光,呈現出繽紛的景象

            (4)描摹山水鳥鳴等自然事物,兼具動態、靜態之美100學測 一】

216.「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

            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通:顯達
            (1)學問無所遺,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淺,事事要躬行

            (2)學雖有聰明之資,須做遲鈍工夫;學而不化,非學也  

            (3)君子行義,不以人莫知而止休;學則意正心誠,知所立命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100學測 一】

217.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關於

            詩的解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竹枝:竹枝詞,民歌        藕絲:此處代指荷花
            (1)詩中描述的是春天傍晚時分恬靜閒雅的田園景致   

            (2)末句使用「出」字,呈現動態的美感,增添詩趣  

            (3)此詩藉由女放牛的辛勞來暗示農村生活的貧困 

            (4)詩末描述女晚歸,因天色昏暗而不識回家之路100學測 一】

218.某戲臺有一副對聯:「此所謂現身說法,且看那善惡貞淫胥教誨;雖然是逢場作戲,難

            他嬉笑怒罵皆文章。」這副對聯與下列何者的涵義最接近?
                    胥:皆、都            文章:隱微的含義
            (1)傀儡登場,須知這臺上衣冠是假;痴人說夢,休認作眼前富貴為真

            (2)君子小人,才子佳人,登場便見;歡天喜地,驚天動地,落幕即空   

            (3)假面登場有孝子忠臣,莫輕看過;新腔協律是晨鐘暮鼓,只管聽來

            (4)戲愈好,人愈多,看他抒意表情;曲彌高,和彌寡,聽我長腔短調

              100學測 一】

219.弘一大師覺得世間沒有不好的東西,即使所用之物已舊、所食之物平凡,卻什麼都有

            味,什麼都了不得;他咀嚼玩味日常事物,並從中得到樂趣。由此可知,弘一大師的生

            活態度與下列哪一句話最接近?
            1)不必占有,只要純粹欣賞美的事物便能感到快樂   

            (2)接受自己、忠於自己,並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他人  

            (3)知足常樂的祕訣在於懂得珍惜眼前所有、當下所遇   

            (4)生命貴在顯露自己真實的情感,展現對生活的熱情。【北北基100聯測】

220.下列何者是針對人物心境加以刻畫的文句?
            1)我駐足凝望著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的梅花,卻聽得放鶴亭中響起了悠揚的笛聲   

            2)時間的推移總是默默地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你至多只能從天晴時射入斗室的陽

                        光,它們的寬窄、亮暗來判定時光的腳步

            (3)我不由自主地被引向林中深處。有那麼一剎那,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

                        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  

            (4)我們住的是低矮簡陋的農舍,簷下無排水溝,庭院未鋪柏油,一下雨,便泥濘不

                        堪。屋頂上的雨水滴落下來,卻理直氣壯的在簷下匯成一道水流。

               【北北基100聯測】

             

 

 

再試一次 

      
上一頁 下一頁

           頁次:1 / ... / 10 / ... / 2021 / 22 / 2324 / 2526272829 / 30 / ... / 40 / ... / 50 / ... /  

       100(一)】【100(北北基)】【100(二)】【101】【102試辦會考102

          103會考103特招104會考105會考106會考107會考108會考109會考109會考(補考)110會考

          【111會考111會考(補考)112會考113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