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字音字形
字詞解釋
成語應用
文句應用
邏輯推理
課內文意分析
(90∼93年)
課外文意分析
文意分析
(一綱多本94年起)
詩詞對聯典故
複詞句型文法
書信題辭
修辭技巧
造字標點書法
課內白話題組
課內文言題組
課外白話題組
課外文言題組
白話題組
文言題組
寫作測驗
(95年試辦∼)
文意分析(一綱多本)之 38
371.「世人以竹、木、牙、骨之類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謂之『嗓 叫子』。嘗有病瘖者,為人所誣,煩冤無以自言。聽訟者試取叫子,令嗓之, 作聲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獲伸。此亦可記也。」根據這段文字,下 列有關「叫子」的敘述,何者無法明確得知? 瘖:音ㄧㄣ,嗓啞不能出聲 傀儡子:木偶
(1)能幫助因生病而不能說話的人發聲
(2)製作叫子的材料有竹、木、牙、骨
(3)古人製作叫子是為了協助聽訟者斷案
(4)因置於喉部,能出人聲,故又稱嗓叫子【104教育會考】
372.相較於廣大的平民百姓,政務官、事務官、民意代表、媒體記者、知識分子都是 掌有權力的人。政務官負責政策的擘劃,事務官負責政策的執行,民意代表負責
審查,媒體記者負責監督,知識分子用知識和筆做時代的眼光。細究之下,每一
種權力都很可怕,它可以興邦,可以覆邦,影響這一代人的此刻,下一代人的未
來。掌權的人對自己手中所握有的權力──權力的性質、權力的界限、權力的責
任,是否深思過呢? 作者寫作這段文字的用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1)分析權力的種類並比較其影響力
(2)說明各種權力之間必須互相制衡
(3)警惕掌權的人使用權力時應戒慎恐懼
(4)強調知識分子應負起繼往開來的社會責任【104教育會考】
373. 「考期將至,望著桌上堆積如山的書本,我的心在瞬間彷彿變成了鉛塊。當下只
有悔恨,悔恨自己未能善加運用時間。」作者在句中以「鉛塊」來比喻他當下的
哪一種心情?
(1)煩躁 (2)堅定 (3)麻木 (4)沉重【105教育會考】
374.「荷馬史詩是永遠的傑作,但不能永遠以它為範本。」這句話的意旨與下列何者
最接近? (1)敏銳的鑑賞力是創作優良作品的前提
(2)創作必須求新求進,不能一味地模仿
(3)再偉大的作品,價值也會隨時間而減損
(4)作家過度被崇拜時,往往難以自我超越【105教育會考】
375.關於這段詩句的解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本詩主旨在於藉由鳥類不同的生活型態,比喻人生窮通禍福的境遇
(2)詩中運用人性化筆法,藉鳥之口控訴人類的貪婪與對待禽鳥的惡行
(3)詩中的「我」以無私的心態來對待眾鳥,不願以鳥籠圈限鳥的自由
(4)詩中的「你」獨愛畫眉鳥,遂於鳥店購得一隻,終日描繪牠的形貌
【105教育會考】
376.「我們不是讓自己活得悲慘,就是讓自己活得堅強。兩者所花的力量是一樣的。」
「命運與機會無關,而是與選擇有關。它不是等著發生的東西,而是等著努力達
成的東西。」
這兩句話共同傳達出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人生方向可由自己掌握 (2)以堅強的態度接受失敗
(3)快樂與痛苦是一體兩面 (4)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105教育會考】
377. 「什麼東西都有它宿命注定的物主。想想在過去三千年中,此等周代鼎彝曾經有
過幾百個物主?沒有一個人在這個世界裡能永久享有一樣東西。眼前,我是它們
的物主。再經過一百年,誰將是它們的物主呢?」這段文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
最接近?
鼎彝:古代宗廟中的祭器。彝,音ㄧˊ (1)天生萬物,人治萬物 (2)時移事易,物難久持
(3)君子當使物,不為物所使 (4)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378.「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則以石為玉而又炫之。」根據這句話,君子不同
於小人的特質是下列何者?
(1)臨財不苟 (2)真實坦率 (3)見多識廣 (4)沉潛含蓄
379. 「春天多細雨無聲,不走在雨中,不會有聽覺上的干擾。夏天的雨多如放聲嚎啕,
傾盆而下,痛快淋漓,來得快,收得也快,不像冬天雨聲無休無止的纏繞。冬雨
是可憐哀怨又於事無補的嘮叨,瑣碎卻不能有任何現況改善,最是煩人。」根據
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1)春雨又細又輕,夏雨既急且驟
(2)冬雨滂沱,聲量最響,最為惱人
(3)夏天雨聲淒切,令人不由得加快行走的步伐
(4)走在冬雨中,常會聽到人們哀怨瑣碎的嘮叨【105教育會考】
380.「當許多人把『氣候變遷』這幾個字,當成議題在世界上討論的時候,它其實已經
成為再悲傷不過的語言了。」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氣候變遷」被廣泛討論,代表它已造成威脅
(2)各國面對「氣候變遷」的議題時,應負起責任
(3)眾人已由空談「氣候變遷」轉為積極研擬對策
(4)討論「氣候變遷」這個議題,會使人變得悲觀【105教育會考】
再試一次
頁次:1 / ... / 10 / ... / 20 / ...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 50 / ... / 【100(一)】【100(北北基)】【100(二)】【101】【102試辦會考】【102】
【103會考】【103特招】【104會考】【105會考】【106會考】【107會考】【108會考】【109會考】【109會考(補考)】【110會考】
【111會考】【111會考(補考)】【112會考】【113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