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語文能力
推甄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
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教育會考國文試題
基本學測
教育會考
分類試題
+寫作測驗
字音字形
字詞解釋
成語應用
文句應用
邏輯推理
課內文意分析
(90∼93年)
課外文意分析
文意分析
(一綱多本94年起)
詩詞對聯典故
複詞句型文法
書信題辭
修辭技巧
造字標點書法
課內白話題組
課內文言題組
課外白話題組
課外文言題組
白話題組
文言題組
寫作測驗
(95年試辦∼)
文意分析(一綱多本)之 41
401.「我最佩服的,便是那些喜歡開會、善於開會的人。他們在會場上總是意氣風發,滔滔雄辯,
甚至獨攬話題,一再舉手發言,有時更單挑主席纏鬥不休,陷議事於瓶頸,置眾人於不顧,像
唱針在溝紋裡不斷反覆,轉不過去。」關於這段文字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1)行文用語帶有嘲諷的風格
(2)運用對比技巧凸顯作者的觀點
(3)作者對在會議中滔滔雄辯的人給予肯定
(4)作者無法忍受口吃卻老在會議中發言的人【106教育會考】
402.「能讓全世界都叫得出名字的法國歌手,大概只有香頌天后伊迪絲•琵雅芙。她出身於社會底層,
十五歲即在街頭賣唱維生。因此,她的歌總能真實表達社會底層百姓的心聲,引起多數人的共鳴。
現在一提到香頌音樂就想到法國,這都歸功於琵雅芙。她的歌已超越音樂本身的影響力,其歌詞
優美,反映時代背景,成為重要的音樂文化指標,不但風靡歐 美,也啟發許多後輩歌手。」這段
文字主要是在強調琵雅芙的哪一項貢獻? (1)擴大香頌音樂的影響力
(2)帶動街頭藝術的表演風氣
(3)關懷弱勢,為底層百姓爭取福利
(4)投身香頌音樂教育,培養後輩歌手【106教育會考】
403.曾國藩自述:「早歲有志著述,自馳驅戎馬,此念久廢,然亦不敢遂置詩書於不問也。每日稍閑,
則取班、馬、韓、歐諸家文,舊日所酷好者,一溫習之,用此以養吾心而凝吾神。」根據這段話,
下列關於曾國藩的說明何者最恰當?
班、馬、韓、歐:指班固、司馬遷、韓愈、歐陽脩
(1)認為養心凝神之道,就是與舊友切磋溫習詩文
(2)每日仿效班、馬、韓、歐等名家的文章來寫作
(3)在戎馬之際仍堅持創作,終於成就不朽的著作
(4)即便工作繁忙,依舊趁暇閱覽詩書,修養心性【106教育會考】
404.「天才是不足恃的,聰明是不可靠的,順手揀來的偉大科學發明是不可想像的。」這段文字最可
能是在傳達下列何者的重要性? (1)務實 (2)機會 (3)想像力 (4)創造力【106教育會考】
405.「①冷淡是秋花,更比秋花冷淡些。②到處芙蓉供醉賞,從他。自有幽人處士
誇。 ③寂寞兩三葩,晝日無風也帶斜。④一片西窗殘照裡,誰家。捲卻湘
裙薄薄紗。」
詞中畫線處,何者最能表達作者不隨流俗、終能獲得賞識的想法?
(1)① (2)② (3)③ (4)④ 【106教育會考】
406.
根據這則笑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漢武帝因食馬肝而死 (2)馬肝很毒,所以馬不長壽
(3)迂公原本不相信客人所說的話 (4)從迂公殺馬的結果可知客人所言不虛
【106教育會考】
407.「豔冶之貌,代有之矣;潔朗之操,則人鮮聞。故士矜才則德薄,女衒色則情私。若能如執盈,
如臨深,則皆為端士淑女矣。」這段文字的觀點,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衒:炫示、誇耀
(1)端士淑女應才色兼備 (2)人宜謹飭德操,莫炫耀才色
(3)美貌女子與高潔端士均屬少見 (4)端士不近美色,淑女不矜才德【106教育會考】
408.「文學雖然具有普遍性,但因讀者體驗的不同而有變化,讀者倘若沒有類似的體驗,它也就失去
了效力。」根據這句話,作者認為文學的普遍性要有效力,前提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1)讀者的體驗各自不同 (2)讀者的分布普及各階層
(3)讀者有類似於作品的經驗 (4)讀者與作者有相同的喜好【106教育會考】
409.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令狐綯向溫岐求問無解,故勃然大怒
(2)令狐綯因施政遇到困難,找溫岐商量
(3)溫岐回答問題後,勸令狐綯要多讀書
(4)溫岐以《南華》中的故事指正令狐綯【106教育會考】
410.蘇東坡自述:「自今日以往,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
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符合東坡的飲食原則? (1)對己待客,飲食皆須有所節制 (2)招待尊客,最少須準備三道盛饌
(3)受邀作客時,抱持客隨主便的態度 (4)宴請賓客前,必先告知自家飲食原則
再試一次
頁次:1 / ... / 10 / ... / 20 / ... / 30 / ...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
【103會考】【103特招】【104會考】【105會考】【106會考】【107會考】【108會考】【109會考】【109會考(補考)】【110會考】
【111會考】【111會考(補考)】【112會考】【113會考】